探索CGM連續血糖監測:智抗糖帶你吃出專屬健康

文章目錄

忙碌的生活裡,健康常常被我們忽略,尤其是血糖管理。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:明明覺得自己吃得很健康,但血糖還是忽高忽低?其實,每個人因為先天基因、後天飲食與生活習慣的關係,身體對食物的反應都不一樣,傳統的飲食建議已經無法滿足個別化需求。

現在,有了 CGM(連續血糖監測) 這項黑科技,一切變得不一樣了!CGM 能即時記錄血糖變化,結合「精準飲食」的概念,幫助你找到最適合的飲食模式,避開那些讓血糖失控的「地雷食物」。吃出健康,不是靠運氣,而是靠數據!

什麼是CGM,為什麼需要它?

CGM(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) 是一種小型裝置,可以全天候監測你的血糖濃度。它透過一個植入皮膚下的小感測器,每幾分鐘自動測量一次血糖,並將數據傳送到顯示器或手機應用程式上,目前市面上的 CGM 是以 14 天當作一個週期。更棒的是,不需要再頻繁扎手指測血糖了,減少了不適感和麻煩。

使用 CGM 連續血糖裝置,就像身邊隨時帶著一個小型的血糖偵探,24 小時不停地幫你監視血糖變化。這個偵探能夠幫你發現吃了什麼、做了什麼活動,甚至是睡覺時,血糖怎麼變化。具體來說有哪些好處呢?

24小時即時監控:

想像一下,你在開車,CGM 就像是你的儀表板時速表,讓你隨時知道血糖「速度」如何變化。這比每天只看一兩次時速表(用傳統血糖儀測血糖)要精確得多,因為你可以即時做出調整,避免超速(血糖過高)或突然減速(血糖過低)。

CGM 甚至能夠幫助你在睡眠過程中持續監控血糖波動,對於睡眠品質較差、或是有慢性壓力的人來說更為重要,進一步提高健康管理的效果。

了解飲食中碳水化合物的影響:

CGM 可以幫助你更理解飲食中碳水化合物的影響,尤其是對不同時間段的食物反應。譬如能告訴你哪些是讓血糖飆升「地雷食物」,哪種又能讓血糖穩定前行的「安全選擇」。

這就像有個導航系統,幫你選擇更好的路線,避開那些會讓血糖波動過大的「壞路」,從而進行更精準的飲食選擇和修正。

胰島素阻抗的預測訊號:

透過 CGM,你可以及早發現血糖常常處於高位或血糖變化過快的情況,這些都可能是胰島素阻抗的早期信號。就像是有個安全提醒系統,在事情變糟之前,告訴你需要檢查一下引擎(胰島素功能),這時就需要積極做進一步的保養。

方便與醫療團隊溝通:

你可以輕鬆地與營養師或醫療團隊分享這些數據,獲得更個性化的建議和治療計劃。加上智抗糖APP 的串連,能將平時的飲食內容、運動、藥物,甚至是體重、血壓、以及其他血液檢測數據自行輸入,作好完整的健康記錄。

只要拍照上傳,簡單又高效!

要讓 CGM 發揮最佳效果,其實很簡單,使用智抗糖「14天血糖探索計畫」,只要詳實在進食時間點,拍照上傳飲食照片即可!這一點非常重要,也是了解自己飲食模式的第一步。為什麼要這麼做?

增加對飲食的意識感:

拍照記錄能完整保留每餐的食物細節,幫助你回顧「吃了什麼、什麼時候吃」以及「份量大小」。這是一種「刻意練習」的過程,能讓你對選擇的食物更加有意識,不僅促進生理健康,還能提升對飲食的掌控感與自律性。

找出隱藏食物地雷

透過記錄,就能發現某些「看似健康」卻影響血糖的陷阱。有些食物看起來很健康,但實際上可能會引起血糖大幅波動。例如:

  • 調味料與湯:吃生菜沙拉很健康,但如果加上市售某些沙拉醬,其糖漿或醃製調料含有隱藏的糖分,可能導致血糖快速升高;就算減少食用牛肉麵的白麵,但是牛肉湯卻隱藏不少的冰糖糖分。
  • 食材的搭配:單獨吃水果(如熟香蕉、葡萄)可能引起血糖飆升,但與高纖蔬菜或蛋白質一起吃,血糖波動會更穩定。

找到NG飲食模式與生活習慣

將飲食照片與 CGM 血糖數據結合,你可以清楚看到每餐對血糖的影響,並從中歸納出更理想的規律生活型態。例如:

各種外食的餐點型態,哪一種比較理想?

一天的活動量大小,對血糖的影響如何?

晚睡熬夜或是高壓狀態,是否讓血糖波動較大?

使用實測:找出「地雷食物」和「安心選擇」

我親身實驗,透過 CGM 與智抗糖的飲食記錄,我們可以清楚分辨哪些食物是「地雷」,哪些是「安心選擇」。以下是透過智抗糖APP 記錄的三個實驗案例:

實驗 1:不同的早餐型態

家中自備早餐:是我平時吃的早餐型態:無糖豆漿、水煮蛋、一些蔬菜加上橄欖油、一個拳頭較不甜的水果、蒸熟的燕麥粒加上南瓜籽。

超商飯糰豆漿:在超商買無糖豆漿、雞肉飯飯糰

  • 測試結果:我在家中自備早餐,可以準備較豐富的膳食纖維(蔬菜、雜糧、較不甜的水果),加上蛋白質食物先吃,後吃燕麥粒與水果,因此就算有吃水果,血糖值相對是穩定的。至於無糖豆漿配上飯糰,就算先喝豆漿,但由於少了纖維,對於血糖的影響還是不小。

實驗 2:空腹吃不同熟度的香蕉

  • 測試結果:同樣是空腹時吃澱粉較高的香蕉,由於熟香蕉中的糖分已分解成單糖(果糖)的比例較高,濃度較高,血糖就會快速上升,生香蕉的小分子果糖量較低,血糖反應則相對平穩(綠香蕉更好,抗性澱粉與果寡糖量較高,單糖更低,但可能不太好吃)。如果血糖較為不穩的朋友,香蕉的量還是要多加評估,建議自行用 CGM+智抗糖APP 自行測試適合的食用份量。

實驗 3:不同餐點類型的麵食(海鮮義大利麵 vs. 紅燒牛肉麵)

  • 測試結果:紅燒牛肉麵的白麵是精緻澱粉,非常好消化吸收,加上牛肉湯通常有隱藏的糖份(冰糖),如果麵跟湯都喝完,血糖的波動會很大,建議牛肉麵的麵吃一半就好,一定要加上清燙青菜、蛋白質類如豆干的小菜,少喝湯。反觀義大利麵的 GI 值較低,並且選擇醬料較少的海鮮義大利麵(墨魚醬汁),對於血糖反應會更為穩定。

結語:

運用 CGM 連續血糖監測技術,加上智抗糖「14天血糖探索計畫」APP服務,就能以科學數據為基礎,更了解身體對食物的反應,做出更明智的飲食選擇,這就是精準飲食、營養營養的健康管理方式,讓血糖管理變得輕鬆簡單,改善健康不再是一件難事!

※ 本文版權為作者 呂美寶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擅自轉載與複製。

返回頂端